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来源: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0-10-14 13:28:32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1001       专业类:  土木类

学科门类:工学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标准学制:四年     所属一级学科:土木工程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土木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土木工程相关注册工程师的技术能力;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拥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在房屋建筑、道路、桥梁等专业领域从事施工、勘察、设计、管理、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师。

培养目标具体包含 6 个方面:

目标1——道德修养 具有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规范,综合考虑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在工程实践中能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目标2——基本知识 系统掌握土木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能选择恰当的工具、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目标3——工程技能 具备承担土木工程相关领域工程项目的能力。

目标4——团队合作 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协作和跨文化背景的交流沟通。

目标5——学习创新 具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知识拓展和更新自学能力,能持续跟踪本专业前沿技术,具有工程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

目标6——服务社会 遵守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主动承担社会服务的责任。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土木工程的复杂问题。

1.1 能够运用数学、物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对实际工程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推理求解;

1.2 能运用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设计软件等工具描述土木工程的复杂问题;

1.3 能运用力学基础理论分析实际工程问题;

1.4 能运用土木工程的专业知识,推演、分析、解决工程复杂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土木工程复杂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运用相关知识识别复杂问题的关键环节;

2.2 能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归纳;

2.3 能运用相关知识提出工程解决方案,得出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土木工程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施工组织方案等,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能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3.2 能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工程设计语言,完整表述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

3.3 能利用BIM等手段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施工方案,并能够在方案中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土木工程的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试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提出解决工程复杂问题的方案;

4.2 对所提方案,确定研究路线,实施试验研究,采集试验数据;

4.3 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得出有效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土木工程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

5.1 能够选择和使用现代工程工具进行勘测、检测;

5.2 能运用专业软件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并对结果做出判断。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土木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具备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过程中应用工程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能力;

6.2具备评价和分析土木工程实践活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影响的能力,并具有责任担当意识。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土木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在土木工程实践活动中,具备环保、可持续发展意识;

7.2 能评价土木工程设计、建造等活动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土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履行责任。

8.1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素养、正确的价值观及社会责任感;

8.2在土木工程实践活动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专业规范、工程职业道德规范。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能独立承担土木工程专项任务,多学科团队中能承担指定任务或组织协调队员;

9.2 在多学科团队中作为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协同工作。

10、沟通:能够就土木工程的复杂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能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准确表达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工程问题;

10.2 就复杂问题能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有效沟通和交流;

10.3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技能。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能对土木工程项目进行组织、管理、协调和领导;

11.2 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对土木工程项目进行经济技术分析,进行合理经济决策。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能自主学习,自我反省,自我激励;

12.2 能终身学习并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课程体系

1.  课程设置与学分表

本专业课程总学分168.5学分,总学时2120学时;理论课程104.25学分1678学时,实践教学64.25学分442学时,集中实践38周;必修课程126学分,选修课程42.5学分。

2.  核心课程

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房屋建筑学、钢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

四、毕业与学位授予

1、本专业标准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3-8年,实际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年;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所设定的全部课程和学习任务,成绩合格,获得相应的学分,并符合《无锡太湖学院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准予毕业。

2、毕业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无锡太湖学院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可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

 

五、说明

1. 本专业学生必须至少选修社会科学类通识课1个学分。

2. 二年级每学期各1个学分体育课,采用俱乐部的形式,结合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相关项目的参与能力与运动技能。对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体育课和运动项目的学生安排相关的健康知识、身体保健、康复训练等课程。

3. 自主学习内容与学分关系、以赛代考、赛考结合等,根据相关规定执行。

 


太湖要闻
校园动态
友情链接: